2016年6月6日,必和必拓与北京大学签署协议,将在今后3年时间内捐赠737万美元,用于支持北京大学开展工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项目(CCUS)。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麦安哲,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安思捷,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校长助理、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工学院院长张东晓,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晋涛,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刘树森,政府管理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傅军和部分师生代表等出席捐赠仪式。副校长李岩松主持仪式。
林建华在致辞中对麦安哲先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必和必拓长期以来对北京大学教育项目的支持。他说,当前世界面临新的复杂挑战,能源、环境、气候问题是其中紧迫又具有全球影响的重大问题,事关人类社会的福祉,亟需领军型企业、大学和各类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攻关。林建华说,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北大一直以强烈的使命感推动社会的进步。在雄厚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新型工程学科综合实力基础上,北大长期以来致力于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才、致力于在关乎中国发展和人类福祉的重大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此次捐赠是顶尖大学与顶尖公司应对重大挑战的重要合作,将为产业升级、减排环保等关键技术突破作出贡献,也将为中澳之间更加密切的合作与交流注入新的更大动力。
麦安哲表示,该项目是必和必拓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低排放技术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CCUS技术将成为中国钢铁行业及其他工业领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他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推动CCUS部署和发展的政策支持, 从而为CCUS在钢铁行业以及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麦安哲说:“作为世界领先的炼焦煤和铁矿石供应商,必和必拓有志于积极主动地与在中国的客户、行业伙伴,以及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相信今天与北京大学签订的捐赠协议将为推动中国CCUS发展和部署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他坚信一旦CCUS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得以实现,其对于中国而言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
安思捷、李俊峰和张东晓也先后致辞。安思捷表示,北大与必和必拓此次推出的合作项目是澳中两国合作的又一个典范。澳中两国政府和企业长期以来都在积极、大力地支持和开发商业化CCUS技术,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界的贡献对于各国政府实施在巴黎协定中的减排承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该合作项目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要技术贡献的一部分,与澳中两国正在开展的更广泛的合作也是相契合的。
李俊峰指出,去年达成的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进程,也提出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强化目标,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CCUS、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的发展潜力和支撑条件,推动我国尽快实现低碳转型。他说,CCUS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中澳两国都有市场,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希望能共同努力,通过技术进步和政策完善来实现CCUS的商业化,加快其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张东晓表示,在本次合作中,北大工学院、国发院和光华管理学院将从技术、政策和经济的不同角度推动项目的进展。该项目将是跨学科合作的典范,并能促成产学研之间的通力合作。他希望通过密切合作,能为CCUS在中国钢铁行业的运用提供洞见,帮助中国钢铁行业为环境保护、减缓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麦安哲、林建华与邓娅共同签署捐赠协议。林建华代表学校向麦安哲颁发北京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
背景链接:
必和必拓在众多资源产品领域都是世界顶级供应商,产品种类覆盖铁矿石、炼焦煤、动力煤、铜、页岩和常规油气资源以及铀等。公司的战略是拥有和经营大规模、长寿命、低成本、可扩展的上游资产,并按照资源品种、项目地域和销售市场实施多元化发展。
作为全球领先的资源公司,必和必拓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已有120多年的悠久历史,与北京大学也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06年6月,必和必拓向北京大学捐赠资助“全球公共政策高级培训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大学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手举办,旨在丰富中国领导干部的经济和公共管理知识、开拓国际视野、拓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管理能力。2011年4月,值澳大利亚时任总理茱莉亚•吉拉德访华之际,在必和必拓的全力资助下,北京大学与澳大利亚政府澳中理事会联合设立“北京大学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研究讲席教授席位”,推进北京大学的澳大利亚研究,加强其与澳大利亚的大学及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与中国的澳大利亚研究机构及学者的交流、合作,促进澳大利亚研究的发展,并造福于两国和两国人民。